雄鹰,是翱翔蓝天、搏击风雨、展翅奋飞形象的象征。人们都爱把海军航空兵比喻为“海空雄鹰”。
海军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,是海军的主要突击力量之一,具有远程作战、高速机动、猛烈突击和独立遂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。其主要使命是夺取、控制濒海和海洋上空制空权,协同和保障其他兵力夺取制海权,保卫国家领海、领空安全和海洋权益。按基地,分为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;按使命,分为轰炸航空兵、歼击轰炸航空兵、歼击(战斗)航空兵、强击(攻击)航空兵、反潜航空兵、侦察航空兵、运输航空兵等。
20世纪初期,就在飞机刚刚问世不久,一些航空先驱在把目光投向蔚蓝色天空的同时,也开始旁顾蔚蓝色的海洋。1911年,美国率先建立了海军航空兵,随后,英、法、德、意、日、俄等国相继在海军建制内建立了航空部门或航空兵部队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逐渐形成不同机种的航空兵部队,并初试锋芒。第一、二次世界大战之间,英、美、法、德、意、日等国相继建造航空母舰,装配舰载机,建立各种海军航空兵作战部队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海军航空兵迅速发展,许多国家建立了航空兵战役战术兵团,并具有完善的作战指挥和保障系统,海军航空兵成为争夺海洋的重要突击力量,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战后局部战争中,海军航空兵的作用更加重要。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后,进一步提高了海军航空兵远洋机动作战能力,促使海军航空兵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,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:“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,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。”1950年4月,海军领导机关正式成立后,8月召开了海军高级干部会议(海军建军会议),讨论通过了“海军三年建设规划”和建军方针,明确提出了建设海空军(海军航空兵)的目标。
海军航空兵的建设首先从创建航校、培养干部起步。根据军委的指示和海军党委的决定,1950年11月1日,海军航校正式成立,并开始训练培养空地勤人员。1952年1月8日,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等首长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呈报了《关于一九五二年海空军建设问题》的报告,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准。1月19日,调海军航校校长赵汇川等进京,开始筹建海军航空部。4月,根据海军命令,海军航空部在北京正式办公。9月16日,海军司令部海令字第123号命令转中央军委9月6日命令,正式命名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部”。
在海军航空部机关正式成立前后,海航的作战部队相继建立:
1952年6月,海军航空兵第一支水鱼雷轰炸机部队——海军航空兵第一师——在上海虹桥机场正式组建。
1953年4月,海军航空兵第一支歼击机部队——海军航空兵第二师——在浙江宁波机场正式组建。
1954年8月,海军航空兵第一支对空情报部队——海军对空监视第一团——在山东青岛正式成立。当时主要靠目视侦察遂行任务,随后逐步装备了各型雷达,对空监视部队改为雷达兵部队。
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,海军航空兵基本完成了组建任务,成为一个包括歼击机、轰炸机、防空、雷达、院校等部队的具有一定战斗力的海军兵种。2003年10月,因军队体制编制调整,海军航空兵机关撤销,下属航空兵部队分属各舰队领导管理。